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建筑与园区作为城市空间的核心载体,正经历从“钢筋混凝土”到“可感知、会思考、能进化”的数智生命体的深刻变革。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创新应用,10月24日,由上海市智能建筑建设协会指导,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城市建筑焕新升级论坛暨上海院&华为智慧园区2.0与高品质园区网络联合样板点现场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智构未来,AI赋能”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品智联接与城市建筑数智化升级的前沿理念与实践成果,共同探讨了在AI和联接技术的共同赋能下,城市建筑与智慧园区的创新发展路径。

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军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如今,城市发展模式正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核心的存量提质改造新阶段,这场“城市更新”的行动,不仅是国家的重要政策导向,更是城市发展参与者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作为一家与上海这座城市同呼吸、共成长了七十余载的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上海院选择将自身总部大楼的修缮改造,作为回应这一命题的“第一实践场”。改造期间,上海院与华为强强联合,“上海院&华为智慧园区2.0与高品质园区网络样板点”正是双方理念共鸣、技术共创的结晶。姚军表示,对于上海院而言,这个项目承载着多重意义,不仅是一次“从设计思维到用户思维”的回归,更是一次“从单一专业到融合生态”的跨越,它宣告了上海院将以更加开放、融合、创新的姿态,投身于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上海市智能建筑建设协会秘书长陈勇在致辞中强调,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下半场”,“数字化”与“智能化”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驱动产业升级、实现精细化管理与高品质服务的必由之路。上海院总部大楼的焕新升级,正是这条路上一个极为宝贵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践,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融合创新”的绝佳范本。
上海院与华为的合作,不仅是两个企业间的合作,更是建筑设计行业与ICT产业一次成功的“破圈”对话。陈勇还表示,这个项目也重新定义了“智慧”的内涵,将其从“功能实现”提升到了“价值创造”的层面,完美地诠释了技术如何从“工具”演变为“伙伴”,共同实现对空间价值的重新定义与深度挖掘。未来协会还将积极通过推动标准共建、构建交流平台、培育融合人才等途径,携手各界合作伙伴共同绘制一幅更加智能、绿色、人本的未来城市蓝图。
华为园区军团CEO何霁指出,AI正重塑建筑与园区形态,ICT技术重新定义空间价值,推动进入“空间即服务”新阶段。华为与上海院合作,依托鸿蒙+AI打造新一代智能空间样板:率先部署Wi-Fi 7,实现全场景高速覆盖;引入鸿蒙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依托数字平台构建办公、安防、能效等应用;并运用通感一体技术,推进环境、安防与能源管理的创新。基于“云、网、边、端、芯”全栈能力,华为将智能空间扩展至制造、产业、校园、酒店等多类场景。未来,华为将持续携手设计院、ISV、协会等伙伴,以场景定义应用、区域聚合产业,共同推进千行万业智慧升级。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城市建筑焕新升级与智慧园区发展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有效推动了AI技术与建筑行业的深度融合。上海院与华为的强强联合,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园区建设样板,助力城市建筑在数智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华为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以创新的ICT技术携手更多生态伙伴,共同赋能建筑行业数智化转型征程,推动城市建筑迈向可持续发展新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