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第四届松江大学城48小时创客大赛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正式启动。此次大赛由广富林街道党工委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联合主办,以“AI织链——变化中的进化”为主题,聚焦AI技术全流程应用与产业融合,旨在通过极限挑战激发青年创客的创新潜能,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
在当天开幕式上,与会人员通过短片回顾了前三届大赛的显著成效。自赛事创办以来,松江大学城创客大赛始终秉持“以赛促创、以赛促转、以赛促投”理念,为青年创客搭建了从创意到实践的转化平台。通过前三届赛事的积累,大赛已孵化出AI+银发健康监护、AI+非遗传承等一批解决社会痛点的创新项目,不仅体现了青年群体对时代需求的敏锐洞察力,更是精准匹配高校科研能力与区域产业需求,为大学城科创源建设输送实战型人才。
为强化赛事专业支撑,现场举行了“松江大学城创新创业专家导师团”聘任仪式。松江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作党委书记费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研)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缪韵笛为专家导师代表颁发聘书,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VR/AR实验室主任赵伟明作为导师代表发言,承诺将发挥专业优势,为青年创客提供技术指导、项目打磨等全链条支持,助力创新项目健康成长。上海遛弯儿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协办单位,现场向大赛承办方捐赠奖金,公司总经理吴少杰表示,将持续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为科创人才培育提供社会力量支持。

广富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山表示,街道将以“七色桥”区域化党建为引领,构建校地协同创新平台,推动高校技术资源与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形成“需求从市场来、成果到市场去”的闭环生态;依托“雁归计划”“创享说”等品牌活动,构建“政策+智力+资金+服务”的全周期双创服务生态;鼓励创客以技术为梭、痛点为经纬,在48小时内编织出有温度、有实效的解决方案。
据悉,从“象牙塔”到“孵化器”,从“深闺”走向“市场”,松江大学城正加速蝶变为创新策源地。《关于松江大学城科创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紧锣密鼓实施,正在争取市级层面设立实体化运营机制,推动技术、人才、企业、资金等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多个创新项目正在加速落地。位于广富林街道的极客谷数字安全产业园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由东华大学校友创立,预计到2027年将吸引5家大型数字网络安全公司和30家创新型企业,并引进1家院士工作站,致力于打造国家级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

为强化赛事专业支撑,开幕式现场举行了“松江大学城创新创业专家导师团”聘任仪式,为青年创客提供技术指导、项目打磨等全链条支持。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创业学院院长沈艺表示,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秉持“为科服务、为产育人”理念,聚焦多领域建设产业学院,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度。本届大赛聚焦“AI + 产业融合”,正是深化校地合作、共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平台。希望参赛学生勇于突破、注重协作、脚踏实地、坚守初心,在48小时极限挑战中挥洒才华,收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