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三图”、织“三圈”、秉“三心”——奉贤民警朱应才的“管理样本”筑牢社区平安防线
  • 新华网无人机
信息

分享至手机

绘“三图”、织“三圈”、秉“三心”——奉贤民警朱应才的“管理样本”筑牢社区平安防线

2025-10-29 13:54:20 来源:新华网

  自2017年从部队转业至奉贤公安工作以来,民警朱应才始终扎根在社区。近年来,深耕杨王村这一企业密集、人口流动大、矛盾纠纷高发的管段区域,他通过创新探索形成“三图三圈三心”工作模式,以精准施策、精细管理、精确发力的举措破解治理痛点,推动辖区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绘好“三张图”,摸清辖区“家底”

  “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首先得把辖区的‘地情、警情、社情’摸清楚。”朱应才扎根杨王村,在“铁脚板”走访基础上,创新绘制“三张图”,让辖区要素动态一目了然。

  走进杨王村警务室,墙上悬挂的《警情晴雨图》格外醒目。这张图不仅标注着每月辖区内的突出案件类型,还清晰呈现各村民小组、企业的警情变化趋势,成为治安防控的“风向标”。

  “这张图每一次更新,我们会召集村、企治理力量开研判会,对每起警情落实‘走访、分析、反查、评估’四到位。”朱应才介绍。2025年以来,据此完善了辖区内的安防设施25处、调解矛盾120起、防范宣传90次,堵住多处防控漏洞。

  “1093间房屋,每间情况都有颜色标注。”朱应才指着《房屋情况标识图》说道。这张图是他数年逐户走访核对而成,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管理重点。通过“四色标识”,他联合网格员、房东定期核查回访,已销账5处风险房屋,推动7家棋牌室业态转型,辖区违法警情大幅下降。

  针对杨王村企业分布较散、部分区域管理薄弱的情况,朱应才还绘制了《村企联盟全域图》。“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巡防队员会第一时间上报并先期到场处理,民警接到消息后立刻赶过去,真正实现‘队员吹哨、民警报到’。”朱应才表示正是这张标注了企业位置、巡防力量、重点区域等信息图,构建起全域防控网络,让辖区防控响应速度提升近50%。

  织密“三类圈”,凝聚共治合力

  “社区治理不是民警单打独斗,得把各方力量都调动起来。”朱应才将辖区2100余名治安积极分子凝聚起来,依托35个微信群,搭建起“三类共治圈”,推动“明责、担责、履责”一体落实,破解了诸多治理难题。

  今年1月,辖区企业一员工与同事冲突后情绪失控并扬言报复。朱应才通过村企联防圈组建的微信群快速掌握情况,呼叫增援赶赴现场,成功控制事态,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在社区管理上,他搭建了综治联动圈,将党员干部、网格员等纳入分级处置体系:一般诉求24小时内反馈,复杂邻里纠纷3日内处置,疑难问题联合多部门1周内解决。此前,杨象路杨海路口交通事故频发、旗港路流动设摊扰民等6个难题,均借此妥善解决。

  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朱应才把杨王工业园区划分为东、中、西三片,建立了园区联勤圈。每月通报警情,突发情况分级推送;每季度联合市场监管、消防部门开研判会,发放自查清单。目前,已推动企业整改灭火器过期等隐患36起,指导57家企业增配安全干部,政企联动筑牢安全屏障。

  秉持“三颗心”,传递为民温度

  “社区民警的工作,说到底是为群众服务,得有耐心、细心、贴心。”朱应才这么说也是坚持这么做的。

  今年7月,杨海路一企业厂房修缮致130余辆车被油漆污损,他迅速研判事件,协调企业定方案,逐一对接百余名车主,正是他的“耐心”平稳化解矛盾,定纷止争。

  在朱应才的工作日记中,他的计划表总是排得满满的。每季度,他都会深入辖区企业排查安全与用工隐患,为辖区企业建立《企业隐患台账》并每月回访评估,用“细心”护企保稳。

  在杨王村群众心中,朱应才总能“贴心”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尤其对辖区老人多、子女不在身边的情况,腿脚勤快的他亲力亲为主动开展上门帮办,每周夜间组织“长凳夜话”,发放反诈宣传册与警民联系卡,指导社区群众下载反诈APP,在社区群众中树立起高威望与高信任;辖区的涉老电信诈骗既遂数、涉案金额也在逐步下降。

[责任编辑: 史依灵]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