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远两湾城第三社区始终紧扣党建引领下“三治融合”这一关键,凝聚合力、深化实践,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如通过建立“楼事楼议”制度、设立法治观察点、创新打造“居委法苑”等,有效破解了特大型社区治理遇到的难题和堵点。中远两湾城第三居委会法治观察点申报的《关于打通老旧电梯更新堵点的法治观察建议》获评2023年度上海市十大优秀基层法治观察建议,2024年获评市级优秀基层法治观察点。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激活法治“软实力”
以苏州河贯通为契机,在市、区的共同支持下,中远两湾城社区拥有全市首条苏州河法治文化绿廊——“半马苏河”法治绿廊、“半马苏河”法治驿站以及半马苏河驿站·1960党群服务中心。以这些法治阵地为“点”,以法治文化和法律服务为“线”,在苏河两岸织就更绵密的宜川法治网。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利用中远两湾城居委会重新装修的契机融入法治元素,在居委会设置法治文化墙,营造法治氛围。在中远三居委片区增设“法治普陀”“宪法人生”“民法典大转盘”“法治放大镜”等法治小品,大大增强了法治的互动性与参与感。



发挥法治观察作用探索有效“治理密码”
2022年底,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设立了基层法治观察点,选优配强观察员,划分责任网络,日常收集居民对公共事务的意见建议,排查潜在矛盾风险。如针对近年来社区出现的“僵尸车”机动车、“换梯”等治理难题,充分发挥法治观察员生活在社区、熟悉居民,善于站在居民立场想问题、找办法的优势,贴近居民寻找健全“僵尸车”治理体系、破解道路交通管理难题、完善“成片换梯”治理体系的有效方法,以及制定相关社区治理指引等建议。其中《关于打通老旧电梯更新堵点的法治观察建议》获得区委依法治区办的重视与肯定,以此为雏形区委依法治区办形成了全市首部换梯工作指引《普陀区既有住宅更换电梯软法指引》,为全区解决“换梯”难题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治理公约”和“解决模式”。

依托法院专业力量筑牢社区治理后盾
2023年6月在市高院和区法院的支持下,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成功打造了全市首个“居委法苑”。由社区居委会及时汇总居民所遇的急、难、愁问题,向“居委法苑”提出“点单”需求,法院提供“菜单式”服务。区法院提供专业支撑让社区在处理矛盾、治理难题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之区调委会、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律师事务所、高校法学院、街道各部门、社区能人达人等共同参与,多方联动织密社区治理网。同时依托“居委法苑”平台,建立了“阶梯式”解纷机制、“1+3+5法宝箱”联动解纷机制和“治理联盟”机制,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向着 “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的治理目标扎实迈进。

运用两湾“五步法”深化“社区善治”实践
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群众观念、坚持依法依规,创建了“广倾听、重协商、快回应、实推进、热评议”两湾“五步法”工作法。如针对权属难、协商难、方案难、启动难、推进难的苏州河步道贯通难题,运用共商共议决策方式,成功推动了苏河1690米岸线的贯通开放。创建“楼事楼议”小型业主会党建品牌,运用收集需求、共同研判、投票表决方法,解决楼组及跨楼栋公共区域的自治问题。运用“众筹”方式,未动用小区公共维修基金,修缮了3个儿童乐园,其中最大占地面积达650平方等。通过联手周边近20家单位党组织,积极拓宽“治联体”朋友圈,共同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