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拎马桶”曾是不少上海老城厢居民的民生痛点。由于部分老旧城区建筑在建造之初没有专门设计卫生间,人均居住面积狭小,居民只能手拎马桶去公共厕所倾倒。
为让百姓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上海持续攻坚三十余年,让市民告别“拎马桶”。1992年,上海启动成片旧里改造。到2022年7月,上海中心城区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30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130万户,解决了集中成片的“拎马桶”现象。
2023年,面对仍呈碎片化、嵌入式分布在市区角落的“拎马桶”现象,上海全面摸排零星旧改地块、老镇老街等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最终锚定14082户,并制定了两年完成改造任务的目标,进行最后的拔点攻坚。
2025年9月,最后一批共6493户“拎马桶”改造任务提前完成。拆除重建、户内加装、抽户改造……除传统的动拆迁模式外,上海在实践中因地制宜探索出城市更新的多元解法,让曾经“拎马桶”的居民加速拥抱新生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当“拎马桶”成为记忆,上海用三十多年的实践印证:城市现代化的成色,不在摩天大楼的高度,而在民生幸福的温度。
记者:刘颖、方喆、王翔、陈浩明
报道员:杨勇、潘宗源
海报设计、手绘:罗希贤
鸣谢:上海市档案馆
【纠错】 【责任编辑:许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