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2日落幕。大幕落下,但绚烂丰富的全人类艺术创造,仍在城市天空中“回响”,与改革开放的时代旋律“共振”。
古巴国家芭蕾舞团首次参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即压轴演出,以一部融合了古巴风情与传统舞剧风格的经典芭蕾舞剧《堂·吉诃德》让芭蕾舞粉丝大饱眼福。
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怎样坚持自身的原则和操守?国家话剧院原创大戏《船歌》中的角色交出不同的答卷。该剧参演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中央芭蕾舞团历时七年创作的芭蕾舞剧《敦煌》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该剧是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
11月15日,“世博演艺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启动,这意味着上海开始重新发掘和整理世博演艺的珍贵宝藏,建立与国际接轨、与时光对话的文化平台。
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展(博)览项目,“上海 上海——亦师亦友第八届海上画家联展”凝聚了艺术家们对故乡的深情。
作为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系列展演活动,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的“水墨概念艺术大展”,12日在中华艺术宫0米层22、23、24展厅揭幕。
20年前,导演田沁鑫带着话剧《生死场》来到了第一届艺术节,从此不断受到艺术节的委约,并获得了“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贡献奖”。
早在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员奚美娟就参演了话剧《家》。作为一个上海市民,奚美娟一直持续地关注着艺术节,见证了艺术节的成长。
曾在第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青年艺术家代表担任升旗手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多次与艺术节合作,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演出。
从2001年第三届艺术节到今年第二十届艺术节,艺术节老观众王福庆已经同艺术节一起走过了十七个年头。
2015年,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带着沪剧《邓世昌》亮相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今年沪剧《敦煌女儿》又登上了本届艺术节的舞台。
在艺术节20周年之际,美籍华人舞蹈家、视觉艺术家和编舞导演沈伟带来了展览《沈伟:未知的探索》,通过展览展现他多年以来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