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发布
近日,壹城经济咨询中心(壹城智库)发布《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简称“报告”)。报告以“市辖区高质量发展:规模、密度与效率”为主题。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977个市辖区国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6.5亿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8万亿元。作为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市辖区是发展要素的重要集聚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核心引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力量。市辖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加凸显,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
报告全面回顾我国市辖区发展历程的。报告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谋划市辖区高质量发展,必须顺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增强全局性、趋势性和前瞻性,牢牢抓住效率提升这一根本,坚持创新、协调、开放、宜居、共富理念,推动市辖区更好发挥现代化引擎作用。
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的原则,为客观评价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引导市辖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结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数据可获得性,壹城智库构建了市辖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表1 市辖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表2 2022 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直辖市以及副省级城市市辖区)
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市辖区213个,上海入榜的市辖区数量最多,有14个市辖区进入百强,广州和南京则各有10个市辖区进入百强区。从各城市全部市辖区的上榜比例来看,广州、南京、上海、宁波、深圳、成都、青岛、杭州等8个城市表现不俗,超过半数以上市辖区进入百强,这表明这些城市市辖区之间发展的协调性更强。天津、重庆、大连、沈阳4个城市的上榜比例最低,不足20%,表明这些城市的市辖区发展特色和优势还不突出,发展质量有待提升。长春、哈尔滨受地理区位和产业转型的影响,没有市辖区上榜,未来仍需苦练内功,尽快实现产业跃迁和实力提升。
表3 2022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地级城市市辖区)
地级城市的市辖区共764个,经济规模能级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榜单显示,佛山市顺德区继续蝉联百强区榜首,佛山市南海区、常州市武进区、苏州市吴江区、无锡市新吴区分列2至5位,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分省份来看,江苏继续“霸榜”,有26个市辖区入选百强。广东省有10个市辖区入选,福建有9个市辖区入选,浙江和山东各有8个市辖区入选。辽宁、黑龙江、吉林等7个省区无地级市市辖区上榜。从具体城市来看,长沙6个市辖区、苏锡常和佛山各自5个市辖区全部上榜,体现了这些城市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特有优势。此外,福州、昆明分别有5个和4个市辖区入选,也体现出不俗的实力。
报告最后指出,市辖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不仅通过各类要素的集中和汇聚,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更为重要的是,市辖区还要通过要素的集聚,以量变引发质变,成为各类创新的策源地,并驱动社会进步和产业跃迁。站在新的历史时代起点,市辖区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特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为根本,谱写市辖区新时代更高质量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