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浦东的经济社会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固稳、进中提质,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发展动力与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徐汇区区长方世忠作徐汇区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徐汇2019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左右,区级财政收入在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中实现194.1亿元,现代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29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首次超过230亿元。
过去这一年,黄浦交出了优异的“经济答卷”和亮眼的“民生答卷”: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25.73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家、税收超亿元楼宇64幢;旧区改造全面、稳步推进,全年完成签约总量超过12000户,超出原定目标的50%以上;建成一批失智老人照护床位、居委会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公共文化资源受益者达16.3万人次,打造了“一江一河”优质滨水空间、编制“一带一路一环”区域管理服务要求等。
归纳静安2019年的“成绩单”,或许可以用四个词组来形容:“朋友圈”越来越大、“家底”越来越丰厚、城区越来越美,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2019年,宝山区经济社会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固稳的发展态势。其中,由区政府主抓的十件“实事项目”收官,交上了一张靓丽的成绩单。这十件“实事项目”包括:200万平方米综合性住宅修缮工程、为10个老旧小区实施消防设施改造、开设40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办班点、打造15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一村一居一舞台”设施、为十万职工送专享基本保障计划等。
拥有八百余年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嘉定,正向世人展现它充满活力的一面,一步一个脚印在现代化方面走出自己的实路。2019年,这座“创新活力之城”交出的成绩单上最闪耀的高光有哪些?我们一起回顾。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松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成绩亮眼。1月8日,在上海市松江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李谦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交出漂亮成绩单。“来之不易”“振奋人心”“逆势飞扬”等成了代表委员使用的高频词汇。
杨浦区区长薛侃作上海市杨浦区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过去一年,全区经济社会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截至2019年年底,12类45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已全面完成。一条滨江“锈带”,变成了城市生活的“秀带”。
去年,金山属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财政总收入完成487.9亿元,增长5.2%,增速位居郊区第二;金山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6.1亿元,增长1.2%,增速位居全市第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签约项目161个,计划总投资129.8亿元。
2019年,奉贤区坚持创新,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成绩单”,“加分项”满满,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拟一片绿叶,勾画碧水江南;拟一字争光,书写崭新青浦。”提到青浦,不少人跳出的第一印象便是充满江南味道的“上海之源”,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不断发展,城市功能布局的不断优化,青浦正从“上海之源”向“上海之门”大踏步迈进。
虹口的2019年,不一般,很出彩。第一个“出彩”,要从虹口区区长胡广杰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一句话说起,“虹口区将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积极打造5G综合应用先导示范区,同时也将加快发展5G及相关产业。”这一表述引发热议,“全球双千兆第一区”,5G全球创新港正式开港,虹口勇闯新路,因5G而大放光彩。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梦想升腾,天地日新。当2020年的阳光遍洒人间,在未来已来的时光节点,让我们一起回望闵行过去这一年走过的峥嵘历程:改革创新实现新作为,经济承压稳步前行,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改善,政府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越来越多的全市重大项目落户布局到普陀,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快,创新创业生态进一步优化,可开发空间广阔。作为上海市首批5G示范区之一的普陀,形成11个领域共25项5G典型示范场景应用;桃浦智创城核心区土地收储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托马斯实验学校项目竣工,智创TOP项目一期结构封顶……普陀未来发展的空间很大,未来可期。
“2019年是长宁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这句话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说了不止一遍。为何这样说?因为在这里有“火”起来的古北市民中心,也有政府“啃”下来的垃圾分类与架空线入地工作顺利推进,更有“闯”出来的优化营商新举措。
长江入海口的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在新年里一派繁忙景象。位于岛中部的港沿镇合兴村,总投资超过2.2亿元人民币的超大型智能花卉种苗基地项目——上海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将于4月正式运行,这比原定时间提前了半年多。利用自身生态优势,培育跨国“鲜花经济”,在开放中探寻发展新动能,是崇明过去一年在做、未来几年都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