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完成整个“十三五”规划来说,是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把“跳出静安看静安、立足上海看静安”作为工作基点,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完成本届政府向静安人民所做出的承诺。
首先,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将围绕“一轴三带”建设,在静安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为了增强静安区服务业的集聚度和竞争力,我们聚焦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争取优先复制推广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创新制度,努力推进专业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我们也在研究“全球服务商计划”,我们的志向是:“在静安,为全球”。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静安经济发展就能有新的突破,就能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我们还聚焦“一轴三带”重大项目建设,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加大营商环境改革,推进南京西路两侧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带能级再提升等,希望借此能不断优化区域功能布局,持续提高区域经济密度,推动经济规模和效益提升。
在一手抓经济的同时,我们也要一手抓民生保障。今年静安的民生保障任务很重,首先是旧区改造,我们争取全年完成旧区改造受益居民3500户,并加快城市更新速度、增强风貌保护力度,争取为老百姓改善居住环境多做贡献。
围绕民生保障还有一个很大的题目要做,就是如何建立和完善为老服务体系。静安区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到“十三五”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40%。如何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和服务是区政府重点考虑的工作之一。
从一顿午餐到加装电梯,再到社区老人活动“15分钟生活圈”等,群众需求高的事情,我们都在想。新的一年,围绕为老服务建设,我们要再努力一点,为老人们多创造条件,让他们感到住在静安是很幸福的。
我们有这样决心:只要老百姓需求的,我们能做的,都要尽全力去多做一点,而且能够尽早做到,尽早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改善百姓的生活。
此外,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我们还要下大功夫。静安是上海的中心城区,有南京西路商业商务区,有很多上海主要的交通干道,这都代表上海的城市形象。新的一年,我们希望能率先探索出一条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管理新路。
我认为,精细化管理要用“绣花”功夫,首先要有“绣花心”,要有为老百姓办事的心,也要有管理的能力。我希望,通过精细化、智能化管理,静安能成为上海最干净的区域,成为大家最愿意来、也能给大家留下最美好印象的区域。
新的一年,路还很长,我希望通过不断努力,2019年年底能向全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