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政务 舆情 科创 产经 金融 时尚 旅游 教育 民生 文化 房产 体育 健康 图片 无人机 VR 原创 长三角频道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来自政、学、产、商等各界人士走近人工智能、关注人工智能、献策人工智能。他们前瞻发展趋势、畅谈发展愿景、直面问题瓶颈、提出对策措施,助力上海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创新发展。
精彩观点
张旭俞勇吴巍
1
张旭

释放产学合作力量,激励深入学习,结合社会需求,开展创新研究和应用开发,为人工智能产业培养高端人才和未来创新力量。

释放产学合作力量,激励深入学习,结合社会需求,开展创新研究和应用开发,为人工智能产业培养高端人才和未来创新力量。
释放产学合作力量,激励深入学习,结合社会需求,开展创新研究和应用开发,为人工智能产业培养高端人才和未来创新力量。
https://vodpub2.v.news.cn/original/20190905/5b21f31ca4a141449ae1f52fe87bf6b2.mp4
在上海,乃至长三角,人工智能的应用增长飞速,但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有天花板效应。但不可否认,随着其不断成长,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工智能是一门交叉学科。我认为,从人工智能这一行业的研究领域特点来看,它的基础研究周期比较长,如果要在核心基础研究、核心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得到更大的发展,一定要加把劲。年轻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造性很大,尤其是专家型的年轻人,因此我建议可以关注一些基础研究的小团队,特别是年轻人。同时,我们应当给他们提供比较好的实验条件、研究条件、研究资源等。
除众所周知的核心技术——算法外,还包括新集成电路的设计、新材料的创新。例如某项技术能否促进类脑计算能力的提升?这就是材料上的创新。因此很难界定哪项重要或哪项不重要,在这个领域中,需要研究的课题五花八门,而这些都需要人才,都需要创造性。
对于类人脑智能领域的研究,我认为应该是整个人工智能研究和领域中最为前沿的组成部分。它的未来,相当大部分将会在现有应用之外,新生出的一种更有效、更适应上海需要的概念性发展。
如何利用脑科学原理设计和芯片算法,例如城市的数据中心等。现有技术耗能太大、体积太大、运行困难,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能是未来发展、城市人工智能技术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需要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
2
俞勇

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对传统教育带来更大的挑战。

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对传统教育带来更大的挑战。
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对传统教育带来更大的挑战。
https://vodpub2.v.news.cn/original/20190905/aab409f73f3a4116ac68af70ced7c02a.mp4
如果要成为一个“城市范本”,我认为一方面需要战略规划,另一方面需要有蓝图,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才。人才的培育与输送是一切的源头。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大家都去学,包括小孩子也学。人工智能固然要学,但究竟怎么学,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例如现在中小学计算机编程教育,其教材是用大学教材的简化版去教使用。但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中小学生是不一样的。所以导致中小学教育中,能坚持到最后的学生连开班最初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因此,教材一定是要适合中小学认知的教材。目前我也正在探索如何从思维角度去教编程。例如人工智能是什么意思?不再是为了教语言而教语言,为了学编程而学编程,而是从生活的场景告诉学生。再从场景中看到的东西,提炼出精华内容,这就像数学的推理思维。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去了解什么是计算思维。什么叫计算思维?也就是构造世界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有把世界构造出来后,才能让机器去加以实现。例如人脸识别,我们必须先要把人脸的模型构造出来,才能让机器去识别人像,如果连模型都构造不出来,是没办法让机器识别的。因此只有先学会构造世界的能力、描述世界的能力,有这样的意识后,才能学会如何勾画、发展未来世界。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心理,就没有资格谈人生”。从这句话本身可以看出,现今的学生尽管知识学得多、学得深、学得广,但并不能学以致用。在这个时代,学生除了可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之外,我觉得其本身对传统教育也将是非常大的冲击。在不断试错过程中,不但是求得最优解的过程,更是学生建设强大心理的过程。我们的传统教育是减少甚至避免孩子犯错,希望他们一路走得顺风顺水,而一旦走上社会他们遇到问题便无法应对困难与失败,无法自我解救。
对于人工智能的教育,一定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那么真正的“人才”应当是怎样的呢?相比学科学习更重要是素质教育。我认为,从思维训练开始,慢慢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未来的趋势。在学校里,我的学生可能不是“学霸”,而在他们真正步入社会后,会发现学到的知识与能力是非常受用的。例如我有门“学子讲坛”的课程,颠覆了老师在讲台上授课,而是学生讲课,但课程内容是除计算机外的天时、地理、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百科全书等,自主选定课题、素材搜集、观点提炼,然后进行20至30分钟讲课,重点在于课后接受学生点评,而不是接受学生的提问,这期间的提问可能是五花八门,但这锻炼的就是随机应变能力,在未来能更好更快地回答别人的质疑。
教育是一种情怀,理念是一种延伸。我有义务和责任为更多的孩子输送更为顺应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在未来学以致用。
3
吴巍

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链革命的重要驱动力,急速提升着人们的“效率”生活。

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链革命的重要驱动力,急速提升着人们的“效率”生活。
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链革命的重要驱动力,急速提升着人们的“效率”生活。
https://vodpub2.v.news.cn/original/20190905/3a5f621d8e15422dbfa8ee2d1c23bbdc.mp4
上海临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临港集团旗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基金管理平台。2015年,集团认为现行商业模式变革基本见底,下一个能够解决供需不平衡的,很大程度上将会是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版块。对此,2016年,集团组建了上海首支智能制造的专项基金——临港集团产业基金。
随着市民日益增长的消费新需求,我认为人工智能将会是一场产业链的博弈。
回顾过去,人类发明了燃气机、蒸汽机,它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公司进入全球前十大市值,那么下一个“技术”是什么?能带动经济发展的“通用型技术”是什么?是5G通信互联网,还是物联网,抑或是人工智能。可以说,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大部分还停留在先人工后智能的水平,但当这一技术拥有了海量数据,通过精准的整合和研发后,人工会智能就能从感知层升华,直至它的效率超过人工,那么它的意义也就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因此,我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无论在感知层或是认知层,只要它能提升效率,就将会对经济、对社会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
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优势。临港集团立足国内科创高地,坚持做本土孵化工作,此外集团还致力于做产业的推动者。2016年始,集团在海外的科创高地布局小型园区,其作用是为了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同时把海外好的企业引进来。此外,集团还与各高校紧密合作,例如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打造智能制造平台,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打造工业物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等。
张旭
张旭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俞勇
俞勇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与工程系教授、伯禹教育创始人
吴巍
吴巍
上海临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